典型特征:以“首月200-300单”“季度保单2100单”等高单量为噱头,通过电话、微信等渠道对商家进行“洗脑式”推销,承诺“1对1专属运营”“三天点亮店铺图标”等增值服务,诱导商家签订长期合同并支付高额费用(如3980元、5400元等)。
真实案例:
商家A签约后,代运营公司以“方案制作需一周”“页面搭建简陋”等理由拖延,实际运营1个多月仅接单3单,远低于承诺的200-300单。
商家B被承诺“5个月保单2100单”,但3个半月仅完成3单,联系运营方时,对方以“套话”敷衍,拒绝退还费用。
底层逻辑:利用商家对流量的焦虑心理,通过夸大效果降低签约门槛,实际运营能力与承诺严重不符,最终以“合作未到期”“服务已提供”等理由拒绝退款。
典型特征:以“零风险合作”为诱饵,要求商家先支付数千元保证金(如3000-5000元),承诺合作到期退还,但私下要求转账至个人账户,不走平台交易。
真实案例:
商家C签约后,代运营公司以“推广费不足”“需要额外充值”等理由要求追加投入,合作结束时以“账户异常”“服务未达标”等借口拒绝退还保证金。
商家D被要求支付5000元保证金,并承诺“按单量提点”,但实际运营中单量极低,保证金被以“管理费”“服务费”等名义扣除,最终仅退还数百元。
底层逻辑:通过保证金模式降低商家警惕性,利用合同漏洞或模糊条款变相扣费,最终实现“空手套白狼”。
典型特征:宣称“无需商家操作,全程托管运营”,承诺“包推广、包刷单、包好评”,以低价套餐(如3个月收费3000元)吸引商家,但实际推广效果极差,甚至通过虚假刷单制造数据假象。
真实案例:
商家E签约后,代运营公司仅在初期进行了少量推广,后续以“平台规则调整”“竞争激烈”等理由减少投入,单量持续低迷。
商家F被承诺“每天10单以上”,但实际运营中,代运营公司通过机器刷单制造虚假数据,导致店铺评分异常,被平台处罚。
底层逻辑:利用商家对“快速起量”的渴望,通过虚假承诺降低签约门槛,实际运营中偷工减料,甚至通过违规手段损害商家利益。
警惕“保单量”承诺:美团官方明确表示,代运营公司无权干预平台流量分配,任何“保单量”承诺均属违规行为。
核查公司资质:优先选择美团官方认证的代运营公司(如橙色网络),避免与个人或无资质机构合作。
拒绝私下交易:所有费用支付需通过美团官方平台,避免转账至个人账户。
细化合同条款:明确服务内容、单量考核标准、退款机制等,避免模糊表述。
监控运营数据:定期通过美团商家后台查看订单来源、用户评价等数据,及时发现异常。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cqmeituan.com/jiqiao/719.html 转载请注明出处!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。